次閱讀
莫斯科國立大學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最新年度(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包攬前三名,這一排名和去年相同。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位列第103名,而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莫斯科國立大學排名第87位。莫斯科大學是唯一一所完成俄總統“五月命令”的俄羅斯大學。根據普京的設想,2020年前爭取讓5所俄羅斯大學躋身世界100強。
1.俄羅斯排名第一、歷史上歐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七的綜合性大學。
2.具有高薪就業前景。
3.世界最大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該校學生有諸多與世界接觸的機會。
學校簡介
莫斯科國立大學成立于1755年1月25日,在2005年慶祝了他250歲的生日,是應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而建的。該大學以他的奠基人--俄羅斯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羅蒙諾索夫的名字命名。
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國立大學,或莫大)是俄羅斯最大的教學、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寧山上。大學成立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1998年排名世界第8位,不但是全俄羅斯最大的大學和學術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俄羅斯聯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羅斯獨立的有自治權的大學,在美國國家教育標準局對歐洲各大學及學院教育品質的評鑒中,莫斯科大學均名列前茅;最近一次的評鑒更排名歐洲第二,堪稱為第一流的名校。
莫斯科最美的校區 最完備的教學設施
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校區是莫斯科市最美的區域之一,占地大約四千畝,優雅的校園環境,坐落于莫斯科市西南處列寧山上,屹立在莫斯科河畔,風景宜人,是該市的一大旅游景點。九八零年莫斯科奧運會的主場地就坐落在這里,校園的周圍遍布地鐵站和車站,公路系統四通八達。從這里可以鳥瞰莫斯科市全景。校區內的設施完備,以這座樓為中心,四周遍布各系的教學樓,科研中心、醫院、體育場、大學生廣場、車站等,真可謂城中之城,擁有6個博物館(自然地理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動物博物館,珍貴書籍博物館),6座天文觀象臺,以及植物園和眾多科研所。還有文化宮、大學生劇院、電影院、演講廳、試驗室、科學園區、圖書館、會議廳、郵局、各種運動設施及商店等供學生休息的一切設施。各系都擁有自己的圖書館,并實現了專線上網。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它查詢資料、學習娛樂。
十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誕生地 無與倫比的世界頂級名校
1. 蒲寧諾貝爾文學獎(1933)
2.謝苗諾夫諾貝爾化學獎(1956)
3.塔姆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
4.伊利亞·弗蘭克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
5.帕斯捷爾納克諾貝爾文學獎(1958)
6.列夫·朗道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
7.普羅霍洛夫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
8.索爾仁尼琴諾貝爾文學獎(1970)
9.薩哈羅夫諾貝爾和平獎(1975)
10.卡皮察諾貝爾物理學獎(1978)
11戈爾巴喬夫諾貝爾和平獎(1990)
12.金茲堡諾貝爾物理學獎(2003)
13.阿布里科索夫諾貝爾物理學獎(2003)
莫斯科大學是俄羅斯大型科學中心,學校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的科研成果及其他科學成就聞名世界。在人文科學、歷史研究和俄羅斯文化方面的成就也是莫斯科大學引以為豪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成就是莫斯科大學著名學者及創始人羅蒙諾索夫在科學上奠定的歷史傳統的豐碩成果。莫斯科大學至今已有8名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俄國有眾多政府要員和高科技領域的專家畢業于該大學。莫斯科大學基礎醫學系學制6年,畢業后有行醫資格。
莫斯科大學與所有大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組織、世界銀行及其他組織簽有協議,是國際協會的成員之一,并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及所有大陸的國家的大學簽署有190多份協議,莫斯科大學還是前蘇聯各大學的合作中心。
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化學以及其他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這些成就與莫斯科大學在科學方面形成的歷史傳統緊密相連。莫斯科大學的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流派,以及與國際教學水平接軌的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保證了莫斯科大學的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莫大以雄厚的師資、完善的設備、高質量的教學和高水準的學術享譽世界
莫斯科大學共有26個系,18個教學和學術中心,11個科學研究所,并開設有66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180個研究生專業方向。今天,在莫斯科大學工作著6600名教授和教師,6800名研究員,其中8800人擁有博士學位,有168人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在莫斯科大學學習的有60000 名大學生、研究生和其他形式的學生,其中包括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外國留學生。莫斯科大學圖書館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也是高校中最大的圖書館,建于1886年,共有藏書9000000冊,其中2000000本外文書,該館共有16個借書點,40個閱覽室,4600個座位。館藏書籍供莫斯科大學各教學、科研機構使用。
學院(系)設置:
力學和數學系 | 計算數學與控制論系 | 物理學院 | 化學學院 | |
外國語言與地區研究學院 | 人文領域的文化和管理政策學院 | 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學系 | 土壤科學系基礎物理與化學工程學院 | |
地質系 | 地理系 | 基礎醫學系 | 土壤科學系 | |
歷史系 | 語言學系 | 哲學系 | 經濟系 | |
法律系 | 新聞系 | 心理學系 | 亞洲和非洲研究學院 | |
社會學系 | 材料科學系 | 公共管理系 | 世界政治系 | |
美術和表演藝術系 | 國際關系 | 教育科學系 | 政治學系 | |
工商管理學院 | 莫斯科經濟學院 | 筆譯和口譯學院 | 公共管理研究生院 | |
國家審計院 | 管理與創新研究生院 | 創新的商業研究生院 | 當代社會科學學院 | |
電視學院 | 生物學系 | 軍事訓練系 | 生物技術系 |
專業設置(部分):
數學分析 | 高等代數 | 高等幾何和拓撲學 | 概率論 | |
數論 | 微分方程 | 函數理論 | 數理邏輯 | |
數理統計 | 離散數學 | 計算數學 | 理論力學 | |
氣體力學 | 氣體動力學 | 彈性理論 | 流體力學 | |
應用力學 | 系統程序設計 | 最優控制 | 系統分析 | |
南斯拉夫和西斯拉夫各族史 | 力學理論與機電一體化 | 符號學與基礎藝術理論 | 計算機成套設備系統自動化 | |
系統編程 | 算法語言 | 實驗物理 | 理論物理 | |
固體物理 | 核物理 | 無線電物理 | 電子學 | |
聲學 | 地球物理 | 大氣物理 | 天文學 | |
分子物理 | 量子理論 | 光學 | 高能物理 | |
無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有機化學 | 物理化學 | |
無線電化學 | 化學工藝 | 激光化學 | 膠體化學 | |
高分子化合物 | 化學酶 | 電化學 | 化學動力學 | |
自然化合物 | 高壓物理 | 石油和有機催化化學 | 科學研究自動化 | |
音樂藝術 | 戲劇藝術 | 語言藝術 | 繪畫藝術 | |
表演藝術(音樂) | 音樂和舞臺藝術 | 電視和廣播節目主持 | 芭蕾舞教育 | |
拉丁舞教育 | 古典唱法(美聲) | 專業鋼琴演奏 | 人類和動物生理學 | |
細胞學 | 組織學 | 生態學 | 水生生物學 | |
植物生理學 | 胚胎學 | 生物化學 | 病毒學 | |
微生物學 | 生物物理 | 動物學 | 昆蟲學 | |
魚類學 | 農業化學 | 土壤生物學 | 土壤地理學 | |
農業和土壤保護 | 土壤侵蝕 | 土壤學 | 地質學 | |
動力地質學 | 歷史和區域地質學 | 古生物學 | 巖石學 | |
海洋地質學 | 晶體學 | 晶體化學 | 地質化學 | |
水文地質 | 工程地質 | 凍土學 | 地理 | |
自然地理 | 景觀學 | 世界和地理生態學 | 地貌學 | |
古地理學 | 冰川學 | 自然資源 | 生物地理學 | |
海洋學 | 哲學 | 外國哲學史 | 倫理學 | |
美學 | 邏輯學 | 社會學 | 政治經濟學 | |
社會經濟學 | 社會管理理論 | 人口學 | 社會統計學 | |
社會情報學 | 文化教育社會學 | 歷史 | 俄國史 | |
古代史 | 藝術史 | 歐美近代史 | 外國藝術史 | |
俄國文化史 | 前蘇聯史 | 數學與計算機分析法 | 中世紀史 | |
經濟學 | 會計學 | 工業經濟 | 財政與金融 | |
經濟管理 | 俄語 | 文學史 | 俄羅斯文學史 | |
斯拉夫語 | 語言學 | 古典語言學 | 法語 | |
德語 | 羅曼語 | 英語 | 日耳曼語 | |
意大利語 | 匈牙利語 | 瑞典語 | 挪威語 | |
荷蘭語 | 葡萄牙語 | 新聞學 | 廣播與電視 | |
報刊編輯 | 新聞學史 | 心理學 | 勞動心理學 | |
工程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生理學 | 神經心理學 | |
病態心理學 | 教育心理學 | 國家法與理論 | 國家法與歷史 | |
行政法和財政 | 國際法 | 民法 | 經濟法 | |
刑法 | 民事訴訟法 | 勞動法 | 漢語 | |
日語 | 朝鮮語 | 阿拉伯語 | 土耳其語 | |
中國史 | 近東和中東史 | 遠東和南亞史 | 亞非國家經濟 | |
印地語 |
教學安排
開學時間:秋季入學時間9月1日。
學習時間:每周26個學時,一年共38周。
上課時間:上半學期10:00-13:00或者10:00-15:00;下半學期10:00-13:00;10:00-16:30(一節90分鐘,一天二到四節課)’
入系考試
入系考試目前確定有兩次,第一次為6月25號左右,第二次為7月15日左右。學生必須持有高中畢業證原件及其公證翻譯件(參加本科考試);持有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大學四年成績單原件及其公證翻譯件(參加碩士考試)。如果是高中或本科是俄羅斯或獨聯體國家畢業的同學但在6月25日前未能拿到畢業證的,可以持學校開具的在讀證明參加6月25日考試。國內畢業的學生必須先獲得畢業證后來考試。
學費、住宿費、生活費:
預科學費:一年約5800美元(2019秋季最新)
入系學費:3500----6000美金/年
住宿費一個月約80-250美元(4100-13000盧布),按季度交費。
生活費一個月250---500美元。